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

古武士的戰鬥血脈


古武士的戰鬥血脈
......宗岳門.葉金山......

武術界一般以「太極、心意、八卦」為三大內家拳,世間好佛的武者,自以佛為尊貴,常言此三拳終歸於佛禪,試圖營造佛法、禪法為內家三拳的最高指導; 少部份佛教人士論太極拳時,更是滿口佛語,完全違背歷史事實,簡直令人啼笑皆非。
其實三大內家拳,無論其出處及所引用哲理,不但完全與佛教、佛法無涉,其最後之歸趨亦與佛教、佛法完全無關。
譬如「太極拳」之「無極、太極、陰陽」,實本於道家之論,根本不是佛法,太極拳這些用語詞彙,也根本不是佛教的用語詞彙。
譬如「心意拳」之「心、意、氣、力」,用語未必出於道家,與道教煉丹、煉氣之用語亦只是近似,然與佛教思想及佛教用語可說絲毫不相干。
譬如「八卦掌」其掌名之「八卦」兩字,更是完全無涉於佛教、佛法。八卦掌之八卦生剋理論,更徹徹底底的是道教學說的引用。
不明歷史的人喜歡說:「天下武功出少林。」好像中國所有的武術都是從佛教少林寺傳出。依歷史事實來看,絕非如此。少林武學自稱是印度僧人達磨於南朝梁普通年中(520--526,一說南朝宋末),自印度傳來。但在少林有武學之前,中國早有武術訓教學和訓練。
根據史籍記載,大禹由於多次征伐反叛的三苗部族,便停止攻擊,讓士兵持斧和盾進行「干戚」戰舞操練,並請來三苗部族的人前來觀看,以展示軍威,三苗部族因此降服。這種「干戚」之舞,其實就是中國武術套路的源頭基礎。
中國周朝有一種介於貴族與平民間的特殊階層,稱之為「士」。「士」階層是由地域氏族中選拔而來,他們接受特別訓練,文武兼修,能文能武,平日與氏族同居務農,遇戰事需要時便徵召投入戰爭。「士」可以說是專職的武士,他們是中國追求正義的「俠士」的起源,也是中國武者的前身,而「士」所擁的武藝,也才是真正中國武術的源頭。
《書.泰誓下》:「爾眾士,其尚迪果毅。」迪,就是舞動兵器;果毅,就是干殳,干就是盾,殳就是類似長矛、長槍一樣的兵器。「你們這些武士們啊!要好好地揮 舞你們的盾和長矛啊!」中國武士和武術訓練,二千年前就有,豈能於千百年後,源於一個印度僧人?可見「天下武功出少林。」這句話毫無正確性,只是一種廣告用語罷了。
我們看明.吳殳《手臂錄》中的各項記載,就可以看出,中國各地武術發展,家家不同,各有盛景,而少林武學也不過是中國武術中一個小支派而已。吳殳在《手臂錄》中,更指出少林的槍法只是雜著棍法的槍法,不是純槍法,他更大膽地宣稱:「少林不知槍。」中國武術淵遠流長,百家爭鳴,百花齊放,蓬勃發展,爭妍鬥豔的景 象,由此可知,由此可見。
中國武術起源早於周代或者更早,而內家武術也因為逐漸接受,或引用了道家哲理而形成獨特的武術風格與戰技。內家三拳中的太極拳、八卦掌更是明確地使用道門哲學而發展成功的。基於歷史的事實,我們應該把佛法徹底排除於內家武學之 外,以恢復內家武學的真實面貌。
非但是內家武學,其他如教門長拳,彈腿、查拳、炮拳........等,都原屬於回教武術,這些武術也絕非出於佛教,如果硬要把中國內外家武術全都歸宗於外來的佛教, 而強言:「天下武功出少林。」這不但是昧於歷史事實,更貶低了中國武術 文化的長遠性、自發性、自主性,對中國武術的地位及發展,也不會有任何助益。
內家武者應該從古代「武士」的身上,承傳自己戰鬥的血脈,並且從道家自然和諧的正道上,承傳經世濟民的崇高志節;如此,內家的武術,才會受到世人的尊敬與重視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